洛河峡谷秋景
洛河峡谷位于志丹县永宁镇川口村与旦八镇界湾村之间,全长30公里。洛河在中国分为两岔,一条是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一条是渭河支流。地处志丹境内的洛河属渭河支流,由于位于陕西省北部,因此又称北洛河。
洛河峡谷,崖石形态各异,历经四季变换永远呈赤色,仿佛醉酒汉子的红颜,总是憨厚地对岁月微笑,无论你用画笔写生,还是用相机留念,或是用眼睛阅读,它都始终硬朗了神韵,列立成一种使人温暖、尽情遐想的风景。
峡谷四季情趣不绝。当浊黄的大水搅了白哗哗的冰块,在峡谷里中碰撞拥挤时,春天几乎没有察觉地来了,峡谷两岸将是花的海洋。山桃和杏花儿相继红格艳艳地开了,漫山遍野,望不到尽头。夏日的峡谷,杂草疯长,树木繁茂,在明晃晃的阳光里,点缀在崖壁谷底,别有一番情趣。偶有一阵雷雨过后,处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这时的河水突然像被激怒的狮子,张着血喷大口,在谷间嘶叫着,怒号着,横冲直撞,尽情的展现着大自然赋予的力量。秋日下,峡谷上的南北山脉金色灿灿,富丽而高贵,烂漫而多情。这时洛河峡谷人家是最快乐的,农家每天吃着新洋芋熬豆角、新荞面压饸饹、新米粥粘炒面,再累也是开心的,走路都在舞蹈,拧得小路弯来弯去地发痒。皑皑之冬,洛河结冰,峡谷里的人家乘坐了马拉大冰车,一路滑过,亲缘喜事敲响了锣鼓,一路的山歌荡漾,惊动了两岸台地上觅食的野雉群,几百只轰然起飞,红楞楞一大片,遮了半空,翅膀扇起了雪沫,阳光在眼睛里晶莹而炫目。
洛河大峡谷象咀处
洛河峡谷背依大山,尤以象咀山老崖窑段闻名。清同治年间,西捻军残部袁大魁部两进保安,坚持斗争一年多,最后在老崖窑全部遇难,留下一段英勇悲壮的历史挽歌。同治四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其残部统称捻军。同治五年,捻军在河南陈留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山东,一支前往陕甘。前往陕甘的被称为西捻军,由袁大魁率领。当时,陕甘回汉民众反抗清政府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的斗争已席卷关中、陕北、陇东。同年8月,清廷任命曾镇压过太平天国的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围剿陕甘回军。同治六年,左宗棠督军入陕。他认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企图对西捻军和回军各个击破。同治七年,袁大魁率领的西捻军被围追至保安 县(志丹)金鼎寨。驻扎不久,又迁到象咀山老崖窑。这是一处开凿在悬崖上的大型崖洞群,分上下两层,由25个单体组成,上为石山,下为洛河,距地面150米,上不着天,下不接地,便于防御,易守难攻。袁大魁率近千人驻守老崖窑,又在洛河上下派兵驻守。同治八年四月初五,清军几路合攻老崖窑,从崖顶用绳索吊下兵勇,以柴禾、辣椒等火攻,袁大魁据险坚守10天,弹尽粮绝,加之烟熏火燎,近千名义军全部遇难。
象咀老崖窑(列宁小学近景)
1934年,赤安县苏维埃政府为了更广泛的普及文化,在苏区实施了新的苏维埃教育,在槐树庄对面的老崖窑大窨子上,开办了“列宁小学”。
当时负责人张策对县委驻扎地毛家正在读高等小学的儿子毛应时格外看好,觉得这个青年有文化、有头脑,做事精干机灵,所以把一些革命书籍送给毛应时。渐渐地,毛应时受到了熏陶,高小毕业,就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列宁小学开办以后,毛应时当了教员,学校有二十多个学生,大多都十岁左右,主要教学生识字、算数和革命道理。同时利用农闲对附近群众开展革命宣传,为红色势力的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河峡谷河道蜿蜒曲折,水草丰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土改”会议在此召开;50年代的干部夜校在此建立;这里曾被授予“耕乐院”,补给抗战急需;1935年春天,习仲勋带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到象咀视察工作,在村庄河滩下的枣树林边,召开了赤安县各区负责人、游击队员以及当地群众约五六百人的土改大会。习仲勋在大会上讲了话,介绍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形势,讲了攻打永宁寨子、旦八寨子、金鼎寨子的策略和决心,还讲了穷苦百姓翻身解放的土地政策,会场上群情振奋,口号声不断。历经历史岁月的边区政府和这片枣树林,诚然为我们讲述着洛河峡谷昔日的辉煌,如今的边区政府旧址和枣树林依旧存在,在西斜的太阳照耀下整个枣树林都闪动着霞光异彩,一株株挺立的枣树总是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一道道铜墙铁壁尽力地保护着他们。
1935年初,张策带赤安县政府工作人员,借住在象咀的四五百年历史的两孔石窑洞里,主持附近村庄的土改。一些人整天在窑洞里忙碌着算账,算盘整日响个不停。有时候,游击队员把豪绅的羊和牛赶回来,将值钱的衣物背回来,有通知附近的穷人,一拨一拨地吆走牛羊,一抱一抱地分走东西,人来人往,小小的象咀成了红火热闹的地方。
如今的洛河峡谷,不仅是来自全国各地人们释怀的净地,更以大自然赐予他的姿蕴吸引着影视、媒体的眼球,根据1993年高建群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匈奴》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就是在这里拍摄。近日,由著名导演张前执导,张前曾执导过战争剧《亮剑》、《和平年代》等一批经典作品,而新开拍的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也是在洛河大峡谷一带进行取景拍摄。